2025年1至7月份,铁路货运量创出历史同期新高,重点物资运输保障有力,为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。数据显示,1至7月,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23.31亿吨、日均装车18.33万车,同比分别增长3.3%、4.1%。 (8月20日 国际在线)
在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、经济恢复仍面临挑战的背景下,铁路货运实现稳步增长,充分彰显我国经济强大的内生动力和韧性,折射出当前宏观政策有力有效、国民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的积极态势。铁路货运的亮眼成绩,不仅体现出运输体系自身的提质升级,更成为观察中国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窗口。
煤炭等重点物资运输保障有力,铁路充分发挥国民经济动脉的关键作用。能源安全与供应链稳定事关国计民生大局,铁路部门坚决扛起保通保畅责任,科学调配运力资源,优化组织调度模式,有力保障电煤、矿石、粮食等重点物资运输。1至7月,国家铁路发送煤炭11.96亿吨,其中电煤8.16亿吨,直供电厂存煤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,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坚实能源支撑。面对暑期极端天气多发等挑战,新疆、山西、山东等重点省区铁路单位加强协同联动,开辟绿色通道,优化作业流程,实现煤炭运输“优先配空、优先装车、优先挂运”,部分站点万吨列车装车时间压缩至2小时以内,电煤运输效率显著提升,体现出铁路系统闻令而动、能打硬仗的优良作风。
服务模式创新与运输结构调整协同推进,铁路物流降本增效成果显著。国铁集团持续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大力发展多式联运、物流总包、铁路运费贷等新业务新模式,全面提升综合物流服务品质和竞争力。“运费贷”业务在西南、华中等多省市推广,累计授信额度超214亿元,有效缓解中小货运企业资金周转压力,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约10%。物流总包模式推动“公转铁”政策深入实施,前7个月签约运量12.75亿吨,促进货运格局持续优化。铁路95306平台上线60条多式联运“一单制”线路,实现“一次委托、一次结算、一单到底”,铁水联运集装箱运量同比增长17.1%,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集装箱量增幅达75.3%,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、服务高质量共建区域发展提供坚实运力保障。
路网基础设施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,铁路货运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。近年来,我国铁路网络布局持续完善,一批现代化物流基地和集疏运体系投入使用,货运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,为铁路货运能力与效率提升奠定坚实基础。在广西钦州港东站,铁路部门通过优化作业流程、强化路港协作,将新能源汽车卸车时间压缩至原来的三分之一,有力支持国产新能源汽车加速“出海”。铁路部门积极适应货运市场变化,大力发展快速班列、高铁快运等产品,满足高附加值货物运输需求,推动铁路货运从“运得出”向“运得畅、运得准、运得好”转型升级,展现出服务国家战略、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责任担当。
铁路货运是经济运行的“晴雨表”,其稳定增长离不开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,也离不开交通物流行业自身的深层次变革。一系列数据显示,铁路货运不仅在“量”上实现新突破,更在“质”上取得新提升,服务国家战略、保障民生需求、促进区域协调、支撑对外开放的能力不断增强。面向未来,铁路部门将继续发挥运输骨干作用,加快构建现代化铁路物流体系,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铁路力量。(王雪天)